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李道明老師曾經對紀錄片創作下個註解,提及「真實世界到底是一件客觀的事實或是人類主觀的建構、或甚至只是一種想像」?針對這個想法,正好上個月在節目製作管理課堂中,討論到生態紀實節目策劃管理相關議題,又基於個人曾經參與過影片創作的經驗,嘗試淺談紀錄片創作意圖的感受。商業電影的創作,出資者基於資金流動的壓力以及市場取向的考量,經常在影片的創作之初,必須決定影片的內容與格局;然而,紀錄片企圖將一個主觀的敘事,是否能與社會產生對話,因此創作者更希望藉由心中的腳本,把外在的故事說出去,期待能對社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力。紀錄片之所以可貴,並不是一種形式上的眾聲喧嘩,而是對土地與生命的另一種反思;對於與整體社會願意投入對話的人而言,紀錄片簡單而誠懇的語言,營造議題溝通的情境。因此,紀錄片的作者通常是在累積多年的觀察,甚至長年駐點之後,開始用手中的機器梳理故事流程中,對人、事、史、地、物觀點的註解。因此,經常見到即景紀實、關切小人物與小事件的紀錄,或是出現一些不急於顯露的主題。紀錄片對於取材真情實景,以及對土地與生活的親近,必須具有現實感與時代感,對空間與時間、行動者與行為、主題與事件、目標與感受再現等元素的堅持,自然成為紀錄片的創作基調。紀錄片作品中隱約可見,從地方人物誌、歷史事件的迴響、族群流動的紀錄、稗官野史的對話,以及對當地特殊文化或是環保生態的保護等議題的深度探索。因此,紀錄片的題材經常會跟著本土文化的脈動,內容也潛藏著重建歷史脈絡的企圖,最終期望就在將其所關注的內容或議題,可帶給觀賞者對生命的共同記憶與對話。一路走來,紀錄片無法形成社會化的顯性素材,其實就是一直缺乏一個可被人接近的舞台。曾幾何時,正因商業電影或節目的發展瓶頸,紀錄片的創作逐步衍生為另一種影音創作的工業體系。許多公私部門願意投入資金,舉辦地方誌影展為當地的史料與情境,營造各類對話平台,期待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年輕人樂於加入紀錄片創作與對話的情境。就因諸多創作平台的催生,近幾年紀錄片的創作確實更加活絡。然而,紀錄片創作者必須開始思考,如何能兼顧創作需求與個人敘事觀點的特質,又能在眾多商業創作機制中脫穎而出,應是出資者與創作者共同的期望,尤其在多元化發展屬性的驅動下,必須逐步走向國際化與商業化也是可以認知的事實。創作者仍須以平常心去思考,在商業型式的包裝下,仍不應忽視紀錄內容在文化厚度的經營;換言之,紀錄片在追求創意的同時,確應兼顧忠實記錄生活與文化的本質,而非因商業或是政治利益,去扭曲紀錄片創作者的初衷。回歸紀錄與紀實的意義,不外乎就是對人類如何觀看、傾聽、言說、思考以及用行動的敘事歷程。統整紀錄片的多種型態,包括採取作者與觀眾用默契建構心理真實的再現模式;利用剪輯與架構選擇,為拍攝下來的事件內容下標點符號,建構事件印象的詮釋模式;以及採取尊重主觀與批判必然的厚描述(thick description)模式。如果再深一層理解創作組織行為和生命經驗,其實紀錄片的特色,就在凸顯紀實性、真實性、強調客觀反映的影像敘事形式,去詮釋社會現象與行為的意義,找尋文化脈絡中的背景。創作者以參與觀察的角度,讓被拍攝者自己發言,藉以激發觀眾思考、判斷與對話的共鳴。紀錄社會現實的共同記憶以及生態情境的對話,皆強調其真善美的社會價值,以及對真實情境,給予有主見無偏見的紀錄。不難發現,紀錄片作者常會以主觀的觀點,去了解特定議題。基於此一情境需求,必須進入一個自然現場和拍攝對象互動,再經由參與或觀察的互動過程,去建立影片敘事的主觀感情。更準確地描述,紀錄片作者的創作基調,大多會傾向對人類的外在行為與事物變遷,提出創作者對這些觀感的詮釋與批判。經由上述的分析可見,紀錄片的發展雖然經歷創作型式與敘事風格的改變,甚或在主觀與客觀的社會角色爭辯,其中的創作精髓,必然就在其「如何用人文詮釋取代社會批判以引發共鳴;如何用真實的題材以最令人感動的紀錄原則,去觸動觀賞者心弦的;如何將感情轉化成可見或可聽的形式」,皆屬紀錄片始終如一的作為。更多論壇文章 訪朋友要送禮?吵到2個家庭淪陷 才10歲的她 被撞出的肉瘤癌吞噬生命! 蔡英文為什麼失敗?後魅力時代的無魅力者 領不到百萬退休金,背後竟是人資在搞鬼? 當中國不再反日時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 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
    minmiao3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